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2018高考作文热点话题素材

  • 时间:2024-09-15 09:11:23 作者:西西 阅读:0

写作文免不了要用到作文素材,小编整理了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供参考写作。

时事话题:对机器人开诗歌专栏不要轻视也不要恐惧

诗歌创作被称为人类想象力的高级表现之一,写诗被视为人类最后的一个精神文化堡垒。今年5月19日,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在北京举办了她“个人”第一部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新书发布会,引发诗人圈空前的热议和争论。8月19日,小冰开设专栏“小冰的诗”,独家发布她的新作《全世界就在那里》(外二首),第一次在报纸上开专栏,再次引发读者的强烈讨论。

人工智能的每一次突破,都引起社会轰动和震撼,并一次次打破了人类的认知局限,不得不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人工智能。机器人先是在机械式体力劳动方面,逐步取代了人类,“机器换人”成为工业4.0的一致认同,亦引发各界对失业的争议。

机器人在智力方面的进步,更加令人感到不安,如今机器人不仅在国际象棋、围棋等顶尖智力游戏里,战胜人类高手,并挺进艺术创作领域,会唱歌、写财经评论、写诗、开专栏,展现人工智能的艺术创造力。

诗歌是文学艺术的精华,对语言的要求很高,需要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文字控制力以及最重要的灵感,被称为人工智能最难攻破的领域。但是,诗歌创作并非凭空而来的能力,依然是人类基于广泛阅读、丰富阅历的基础上,经过语言逻辑反复训练而成。既然有一定的逻辑性、大数据作为基础,人工智能学习创作诗歌,就有了相应的途径可循,只要数据库够大,写诗程序符合诗歌创作流程,机器人写诗并不难,难的是写一首被人类认可的好诗歌。

从目前小冰创作的诗歌质量来看,尚处于堆砌词汇、简单组合的阶段,可读性、逻辑性、优美程度都不高,但经过6000分钟(约4天)、10000次的迭代学习,就达到了出诗集、开专栏的水平,已超过普通人的学习创造力了。假以时日,对小冰的算法、程序不断完善迭代,小冰的诗歌创造力亦会不断提高,写出一首好诗亦指日可待。

而在新闻报道领域,机器人写稿已经不是新闻,很多财经、股票、体育比赛等新闻,都是机器人写的。九寨沟地震时第一则消息就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布的,内容在5秒内自动生成。传播速度快捷而又精准,高效推送,彰显人工智能的写作能力,令人为之震撼。很多人认为机器人没有灵魂,写作范围比较狭窄、内容缺乏温度,不可能创造出感动人类的作品,但这个观念,也将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逐步被颠覆掉。

机器人觉醒是科幻作品里永恒的话题,人类作为机器人生命的主宰者,往往站在上帝视角看待机器人,但人工智能在智慧方面的突破,并非遥不可及,当奇点降临时,一切皆有可能。

在美剧《西部世界》里,人类赋予机器人“灵魂”,而机器人觉醒后,对自己的生存与命运产生质疑,进而向人类发起反抗。这才是人类真正恐慌的地方,害怕人工智能在拥有“灵魂”后,不再受到人类控制,并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议很大,乐观派与悲观派均占了很大比例,但从人类科技发展历史看,科技是双刃剑,但总的来讲正面积极作用为主。人工智能是人类走向太空的必由之路,它既是解放人类生产力、释放无限潜能的力量,也潜藏着毁灭世界的能力,关键是看如何把握。最需要控制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人类对权力无限追求、对自然无节制索求的欲望。

社会热点话题素材:“教师离职领103斤1毛硬币”,很好玩吗

辞职两个月后,潘老师领到了四川雅安一培训机构补发的押金:1000元1毛硬币。加上另两位老师辞职后补发的押金,共计1666元1毛硬币,重达103斤。校方称,因不满潘老师工作和离职期间“严重不负责任行为”,所以才用发硬币这种合法的方式表达不满。校方还告诉三位老师,硬币是他们专门找雅安市各大银行兑换的。

几乎每一则涉及到消费硬币的消息,表面上看似乎很“有趣”,也总能引发民众的围观。“业主用16900个硬币缴物业费,11人用2小时才数清”“河南男子拉1000斤硬币买房,工作人员数钱数到手疼”“顾客带2.6万元硬币买车,车行员工花4小时数完”“‘老赖’拎10多袋硬币还钱,银行3人3小时数千元”……

习惯了简单的刷卡,或者大额消费,巨量圆圆的硬币扎堆儿出现,总会让人哭笑不得。不过,教师离职领到103斤1毛硬币押金,这事很好玩吗?

当然不好玩!岂止不好玩,甚至是对当事人人格尊严的不尊重。培训机构称,这是因为教师有错在先,所以才“小施惩戒”。但不要忘记,劳资双方如果发生劳动争议,应当从法律上寻求解决的途径,如果不服从法律的裁定或调解,双方可以把官司打到底,直到有一个结果。一旦法律已经裁定,双方达成了协议,剩下来的只能是履行协议,而不能附带任何不满的表达。

从目前的结果看,培训机构确实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开始分期如数归还离职老师的押金。但其挖空心思将整钱换零钱的做法,实际上已经给老师带来麻烦。这些麻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的麻烦,即如何带走、兑换这些沉重的硬币;二是精神上的焦虑,包括愤怒、尴尬、担心等等负面情绪。毕竟,协议商定,校方会在未来5个月分5次陆续返还押金,每次1000元,这些硬币只是一个开始。由此,也必然会对其人格尊严产生损害。

公民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应当拥有受到他人最起码尊重的权利。目前,法律界对人格尊严的认定还比较复杂,但总体而言,一个人的人格尊严是否受到侵害,除了本人主观感受之外,也要考虑社会的客观效果。

结合这一事件看,潘老师等人本人的感受自然不佳,而从一些具体的细节看,也确实存在侵害的可能。比如,潘老师等三人去校长办公室领钱时,看到的是三个黑色垃圾袋,如果不是三人中有一个男士,拖都拖不走;因担心垃圾袋会漏,老师们提出多给几个袋子而不得,还得跑到街上买了三个塑料箱子;然后是到各处银行奔波还钱而不得……如果考虑到中国人的传统,此种做法无异于一种高高在上的施舍,当然是对他人极大的伤害。

根据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培训机构自以为行为“合法”,结论未免下得太早。对此类恶劣损害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妨启动“合宪性审查”。

时事素材:硬科技重新定义中国力量

纳米机器人“钻进”眼球帮助修复眼球损伤;智能灰尘“飘进”化学工厂不间断检测任何微量的化学物质泄漏;3D打印“植进”我们的生活圈打印衣服、食物甚至机器……在日前举行的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上,这些颇具科幻感的创新给人带来极大震撼。

如果说以移动支付、共享交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创新更多归类为“模式创新”的话,那么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硬科技则更多聚焦尖端核心科技的创新。这种“比高科技还高级”的科技,不仅“硬”在技术的高壁垒和原创性上,更“硬”在其激活创新活力、塑造经济面貌的价值和能力上。

互联网渗透率几近饱和,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创新亟须开拓新的主战场。审视国内发展语境,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未变,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路径未变,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在对发展质量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环视全球,更觉发展硬科技的鼓点紧迫。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夜,德国人有雄心勃勃的“工业4.0”计划,欧盟力推“2020计划”,毫不示弱的美国同样对科技制高点志在必得。

在这场新的竞逐中,中国非但不能缺位,而且要勇立潮头。因为一步的错失,失去的可能就是整个时代。历史一再启示,在人类现代化历程中,科技创新绝对是一个决定性变量。抓准硬科技的机会窗口,新经济之门将在创新的带动下打开,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格局调整,积蓄发展新动力,展现发展新前景。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国的“硬”竞争力,硬科技的发展还深刻塑造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深刻影响中国科技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全球影响力。

国产大飞机试飞、高铁走向全球、空间站时代开启……一个个点连缀而成的线,标定了中国科技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些看得见的变化背后,则是更为关键的“基座”工程:科技创新的观念水位抬升、科技创新文化土壤培厚、激发创新的制度日趋完善,等等。也由此,有国际媒体作出“创新势头在地理上正向东方转移”的判断。而这,正是我们眼下讨论中国硬科技发展的现实语境。

有科技人士指出:“在硬科技领域,中国终将领跑全世界。”从赶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这样的目标设定或许有人觉得乐观,但并非痴人说梦。过去几十年中国科技的巨大腾飞,证明了我们创新发展逻辑及道路的正确性。实现硬科技的中国领跑,需要我们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创新自信,保有只争朝夕的斗志。实现更多先发先至甚至是后发先至的创新突破,也需要我们继续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做文章、做大文章、做好文章,把准脉搏、找准切点,在激励政策、生态优化、人才培育等方面做好支撑。

科技领域有两个最大的壁垒,一是时间,二是认知。率先走上快跑道的中国硬科技,将撬起中国未来,重新定义“中国力量”。

救命还是免责,别让医生为难

今年9月7日,沈阳一家药店孙医生及时为一名昏倒在自家药店内的女子做心肺复苏,成功抢救了该病人的性命。一个月后他收到了一封信,不是病人的感谢信,而是法院的一张传票。原来,被成功抢救回来的那位女士,上法院起诉孙医生在急救操作过程中,压断了自己的12根肋骨,要孙先生承担全部责任。

当医务人员发现昏迷的病人,判断是心跳呼吸停止后,应该怎么办?这是我在急救中心工作时,对新入职的团队医务人员培训最常提问的问题。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后,时间就是生命,必须争分夺秒。死神给我们医生留下的时间非常有限。心肺复苏(CPR)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7-10%。脑细胞在心脏停跳4~6分钟即发生严重损害, 所以,心跳停止的4分钟内,也是拯救生命的黄金时间。即刻心肺复苏,这是医生判断昏迷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后的第一抢救措施。心肺复苏是救命的措施,但也常常带来一些意外伤害,比如病人的肋骨骨折,尤其老年病人。根据CPR的指南,为了达到按压心脏效果,按压胸骨下端的深度应该至少在5cm左右。但为避免肋骨骨折,建议按压深度不应该超过6cm。

但是在抢救时,为了第一时间恢复病人的心跳,哪个医生不是竭尽全力、哪个医生会去刻意留意每次按压的精准深度呢?更何况每个病人的体质不一样,胖瘦不一,骨质密度也不一样。所以,我在带教时总是强调,生命第一,我们的每次按压,对病人都是一次希望。我们不应该过多去考虑CPR引发的肋骨骨折这些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和病人宝贵的生命相比,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记得几个月前也报道过类似的事件。在武汉某医院的急诊室内,一名被成功救治的危重病患者,病情稳定后,对医务人员索赔在抢救过程中被医务人员剪坏其衣服弄丢东西!我不知道法院会如何判决这次的案件,如果单纯从法律的层面,我可以帮那个病人和家属找到很多医生操作的纰漏,比如:孙医生你是医师资格证书还是助理医师,如果是助理,那你必须在上级医生指导下操作。比如,孙医生你的执业地点在哪里?如果不是药店,那你就涉及非法异地超范围行医。比如,抢救病人之前,你征得家属的同意了,签了知情同意书吗?等等。

但我又想到,法律精神的本质是扬善惩恶,但是法律精神和法律条款,哪个更重要呢?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民法总则》中被俗称为“好人法”的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从法律层面鼓励更多人“路见危难,伸出援手”,同时对“英雄流血又流泪”说“No”。

无论法院怎么判决这个案件,这个案件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对急救时医生责任的讨论和关注。我不希望下次带教时对学生这么说: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后,不是即刻CPR,而是首先把病人家属叫到办公室,拿出笔,对他们说:不急不急,抢救有风险,比如骨折等多个并发症,你同意后果自负吗?先签字,签了后我们组织人员抢救。这不是耽误事吗?

以上有关社会热点话题的作文素材由高三网小编整理了发布,很多内容请关注高三网。

2018高考作文热点话题素材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